泰安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四級調研員馬洪軍在會上表示,2019年12月1日,按照國家和省局統一部署,泰安全面執行國家“4+7”試點城市的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政策。中選的第一批25種藥品和第二批32種藥品共計57種,分別于2019年12月1日和2020年4月15日進入了全市公立醫療機構。第一批中選藥品價格與擴圍地區2018年同種藥品最低采購價相比,中選價平均下降了59%;第二批中選藥品與2018年山東省采購平臺掛網價相比平均降價74.45%;涉及降脂、降壓、降糖、抗病毒、抗腫瘤等慢性病患者治療藥物。泰安市醫療保障局作為職能部門,積極響應國家和省有關政策,組織全市120多家公立醫療機構進行集采藥品報量,做好任務分解并指導醫療機構按照約定采購量做好藥品采購和使用工作。積極確保國家藥品集采成果按時落地,經初步測算,僅前兩次國家集采藥品結果順利落地,泰安可節約醫藥費用約1.5億元。
按照國家、省統一部署安排,第三批國家組織集中采購藥品(山東)中選結果將于11月16日在泰安市全面落地實施。本次國家集采中選藥品55種,涉及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疾病、精神疾病、抗感染等多個治療領域,全國平均降價幅度53%,最高降幅達到95%。
據了解,為了讓老百姓及時用上降價后的藥品和醫用耗材,泰安市醫保局印發了《關于做好第三批國家組織集中采購藥品中選結果執行工作的通知》并完成了醫療機構首年約定采購量的逐級分解工作,積極做好政策宣傳。各級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照首年約定采購金額50%的比例,對醫療機構提前預付醫保基金,保障醫療機構按協議及時回款。采購期內,泰安各級醫療保障部門會進一步加強中選藥品使用管理和采購供應全流程監管。與此同時,市醫保局積極組織全市公立醫療機構參加國家組織冠脈支架帶量采購和京津冀及黑吉遼蒙晉魯醫用耗材(人工晶體)帶量采購和我省40種藥品和5類高值醫用耗材省級集中帶量采購,切實做好統計報量、任務分解、組織實施和落地督導工作。
馬洪軍在會上說,為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切實發揮集中帶量采購市場規模優勢,泰安市醫保局積極開展公立醫療機構藥品聯合采購試點,成立采購聯合體,成立了由120家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組成的泰安市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醫用耗材)采購聯合體,為下一步發揮集中帶量采購規模優勢,實現帶量采購提供了組織保障。積極推進跨市聯合采購,共同組建省會經濟圈藥品及耗材采購聯盟。2020年8月,泰安與濟南、淄博、聊城、德州、濱州、東營等7市醫療保障局共同成立了省會經濟圈藥品及耗材采購聯盟,進一步健全完善藥品及耗材采購機制,充分發揮區域集中帶量采購優勢,推動加快構建價格合理、規范有序的藥品及耗材供應保障體系,有效降低區域內藥品價格。目前,建章立制和系統開發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正啟動實施第一輪集中帶量采購。
下一步,泰安市醫療保障局將繼續發揮搭平臺、促對接、保供應、強監管的作用,落實好醫保基金預付、醫保報銷政策,加強中選藥品的采購、配送、使用、結算回款全過程的指導和監管,切實讓老百姓用上質優價廉的藥品。